
數字時代,產業的本質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數字貿易,是新世紀我國服務貿易(外包)產業升級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全新轉折點,數字化轉型或將成為服務貿易升級轉型的全新引擎和加速器。
——鼎韜產業研究院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2017年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全球經濟力量》顯示,近十年來,中國已處于數字經濟領域的領先地位。2005年,中國在電子商務領域零售交易額不到全球交易額的1%,而2016年該比例已經超過40%,約為美國交易額的2倍,遠大于法國、德國、日本和英國等其他國家的總和。同時,該報告列舉的中國數字化指標揭示,我國22個領域的5大數字化發展階段:
|
|
|
從以上五個領域來看,雖然我國的數字化產業經濟落后于發達國家,但正在迅速縮小差距。此間,政府在個別領域,如互聯網+產業、制造產業的政策支持和投資推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在數字投資和創業方面最活躍的國家,是全球數字技術領先投資商之一。
面對以上種種現實情況,我們不得不承認,數字時代正在或已經帶來了產業本質的根本性變化。鼎韜將這種變化稱之為泛數字化的產業革命,其核心的變化就是數字化技術不再簡單作為一個細分產業,而是成為所有產業共同的底層基礎,提醒我們是時候重新思考服務是什么,服務什么這個話題了!
可以說,數字化和貿易有機融合,所有服務企業都可以是數字化公司,以客戶價值創造為核心的數字化轉型將貫穿未來發展中。鼎韜也針對所有服務企業,提出了五大發展趨勢和十個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廣大服務企業積極面對“數字化”帶來的產業轉型挑戰。
01
五大發展趨勢
轉型驅動:數字化轉型已成為行業用戶的核心戰
2017年,全球67%的1000大企業都將數字化轉型作為公司的戰略核心。2019年京東集團對外發布2019年企業業務戰略,京東集團副總裁、企業業務負責人宋春正表示,2019年京東企業業務將重點圍繞“入口建設、運營升維、開放協同、數字化工業品及全量企業覆蓋”五大核心戰略,通過智能采購綜合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將成本中心變為運營中心,同時打造企業、平臺及三方服務商數字化生態。
技術引領:影響服務貿易和外包內涵的新技術不斷涌現
日前Gartner CIO發布調研報告指出,顛覆性的新興技術將在重塑亞太地區商業模式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鼎韜發現,技術的組合應用是市場發展的關鍵,AI也將滲透到所有領域。
云端交付:到2020年,80%服務外包項目都與云有關
云2.0時代的到來,標志著互聯網時代的下半場,任何項目(產業)都和云脫不開關系,云計算將成為產業互聯的智能引擎。
跨界融合:從+互聯網到互聯網+
自“互聯網+”成為國家重點發展戰略后,我們發現全國已經涌現出一大批正在成功轉型的制造業企業,包括:全球領先的太陽能組件生產企業常州天合光能將電池片A品率提升了7%,蘇州協鑫光伏將良品率提升了1%等。依托數字化,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半徑正發生著巨大的變革。鼎韜預計,到2020年,全球近20%的運營流程將可自我修復和自主學習。
人才為本:具有三維領導力的數字化轉型人才是關鍵
在數字化和傳統產業不斷融合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企業在選擇人才時,更需要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市場需求也激發了人才自主學習“數字化”知識的動力。面臨提高雇員數字化技能的重大課題,未來數字化人才缺口還將進一步擴大,企業必須始終致力于創新和規劃人員隊伍發展,培養具有三維領導力的數字化轉型人才是關鍵。
面對數字經濟的浪潮,貿易市場或將提供更多無形、虛擬的服務內容和產品。鼎韜認為,作為市場主體,服務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更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十個發展建議
02
現有業務的CM化
在數字技術的輔助下,以云和移動的視角改造現有業務,傳統業務+Cloud+Mobile將成未來企業的關鍵特征。
警惕即將消失的服務
機械化代替了手工,智能機器人出現取代了部分人工客服,數字化帶給企業的不斷驚喜的同時,也慢慢消磨掉原本你的服務內容。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一定要警惕即將消失的服務,不能在汽車時代繼續做馬車。
服務的產品化
服務的產品化帶來傳統服務正在演變成為電子服務產品,而數字化將以往無法離岸貿易的服務變得可貿易化,并帶來了全新的服務模式和競爭對手。以釘釘為例,從一個簡單應用軟件逐漸擴展功能成為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的典型。
平臺化的企業
數字化生態的核心就是要消滅“中間商”,而構建一個將需求端和供求端無縫銜接的平臺,才能實現更高效的鏈接。整合資源的能力決定了企業發展的空間。
數據化的產業
大數據作為數字經濟時代最具標志性的新興技術之一,正在用其獨有的技術能力驅動產業業務能力的轉型和升級,個性化的產品和高效的流程優化用戶體驗。3D打印本質上是制造的數據化,未來的貿易市場,得數據者將贏得更廣泛的市場空間。
關注新技術帶來的新機遇
2011年電子商務服務帶來了網購、2012年移動互聯網服務將網絡從PC端擴展到移動終端、2013年大數據服務使產品和服務推送更加精準,2015年的智能硬件、2016年的互聯網+到2018年的人工智能帶給了產業無數可能和發展機遇。數字化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后,又有什么樣的機遇等著我們發現?
全球化的視角
數據無邊界,數字技術更沒有國界的限制,成為數字化企業更要擁有全球化的視角,將企業業務向全球市場拓展,這不只是跨國企業的專利,而是屬于所有數字化轉型企業的未來。
成為行業專家
基于數字和數據的歸納和整合,任何企業都有可能成為行業專家。只有比客戶更了解客戶,才能成為合作伙伴關系下的創新服務商。
解決好你的人才問題
中國已經進入人口紅利的拐點,勞動力供給短缺成為常態。無論是企業發展還是行業發展,都需要大批復合型人才,企業更需要注重人才培養和日常培訓工作。
用系統解決服務
語音識別技術已經被慣犯地應用于金融領域的智能客服中。隨著數字化技術難點逐漸被公婆,語音識別系統將會被應用到更為廣泛的服務領域。以去年雙十一為例,依靠人工智能的幫助,螞蟻金服客戶中心再雙十一期間的整體服務量超過500萬人次,簡單的人工咨詢服務被人工智能取代??头藛T的精力可以更好地集中處理復雜類客戶問題和工作中,數字經濟時代下,越來越多服務將會被系統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