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千百十工程”實施以來,中國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各類業務均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然而,十余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提速,專業分工的日益細化,知識經濟的蓬勃發展,服務外包的發展環境和發展方向均發生了顯著變化。因此,我國若要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變化、新趨勢,更好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服務外包實現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就需要對服務外包進行再認識,對其發展路徑進行再規劃。
一、對服務外包的再認識
首先,服務外包是一種商業模式。在數字經濟時代,沒有企業能夠掌握其經營活動所需要的全部知識。而且隨著知識量的劇增和知識領域的細分,單個企業所掌握的知識和信息占總量的比例會越來越小。因此,企業向外部尋求資源就成為必然的選擇。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社會化分工將取代企業內部分工,這一變化使得服務外包內涵向外延伸,成為在全球價值鏈理論之下,基于專業化分工而產生的商業模式,并適用于所有產業。同時,也使得服務外包的功能由配套或輔助向價值鏈高端轉移。
其次,服務外包的發展基礎是專業化分工。服務外包并不以參與經營活動為目標,其根本目的是進行資源整合和資源配置。企業通過承接服務外包業務,培育自身核心競爭力,在所屬業務領域脫穎而出,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移。企業專業化程度的提升,將推動所屬產業的專業化、精細化水平,這是提升產業運行效率有效途徑,也是服務外包發展的基礎。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經營活動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服務外包不再不僅僅是成本的競爭,而更多的是高新技術水平、創新能力、專業能力的競爭。不斷提高服務外包的技術含量和知識附加值,不斷提高服務外包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權重和等級,不斷提高企業的專業化水平,是服務外包可持續發展的最佳路徑選擇。
再次,服務外包的理論基礎是“長板理論”。服務外包的初衷是企業將價值鏈中原本應該由自身提供的基礎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業務和業務流程剝離出來,外包給企業外部專業服務提供商,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的目的。
從服務外包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企業將通過服務外包進行專業化分工,逐漸擯棄所謂“木桶短板理論”,并打破“桶”的概念,各取所長,分工協作,用各自長板來組建更具效率的產業鏈條,這就是“長板理論”。目前,諸多企業正在摒棄傳統的成本導向的服務外包理念,壓縮核心業務范圍,聚焦關鍵技術,將原來的部分甚至大部分核心業務內容外包出去,作為獲取企業發展速度、擴大知識能力、提高運營效率、增加創新動力的途徑。
二、進一步推動發展服務外包發展的路徑選擇
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精神,并結合國內外服務外包發展的新環境、新趨勢,對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發展服務外包的路徑建議如下:
(一)對服務外包的分類、評級、統計進行細化
第一,將服務外包分類進行細化。應在現有三大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細化,將服務外包業務按照各產業領域進行分類,形成縱向的產業細分;依據外包業務的附加值水平,對服務外包在特定產業領域內的業務進行等級評定,形成橫向的業務細分。由此,就可以形成服務外包縱向產業細分,橫向等級細分的縱橫網絡式分類格局,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服務外包布局規劃,構建服務外包體系,制定發展戰略。
第二,制定服務外包等級評價體系。制定服務外包業務等級標準,根據各個服務外包細分領域內的技術水平、附加值水平等指標,對各領域內的離岸、在岸服務外包業務進行等級認定。掌握各細分領域內服務外包業務水平,確立業內服務外包發展目標,精準培育、扶持高端服務產品,持續提升服務項目承接能力和競爭能力。
第三,明確服務外包統計口徑。按照服務外包分類,分領域進行統計分析體系建設??茖W界定服務外包內涵和外延,嚴格區分采購、租賃、外包概念,明晰生產型、服務型、綜合型業務界限,統一統計口徑,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二)以“長板理論”指導服務外包轉型升級
我國企業承離岸服務外包是從成本導向型業務起步的,大部分服務外包業務位于產業價值鏈的低端,很少涉及高端業務領域,極易受到他國的競爭和外部環境的影響。而“長板理論”為我國的服務外包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方向:應鼓勵生產企業開展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創新,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模式,聚焦核心業務,培育核心競爭力,提高經營效率;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加強自身創新能力、集成服務能力建設,成為知識型、科技型服務外包企業;推動服務外包企業著力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外包業務,促進外包活動向產業價值鏈高端延伸,提高服務外包高端業務比重,從主要依靠低成本競爭向更多以智力投入取勝轉變。
(三)推動在岸服務外包和離岸服務外包融合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服務外包企業承接在岸業務的比重已超過業務總量的六成。由此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必將成為全球重要的發包市場。IBM、微軟等國外大型企業已開始重點關注中國的服務外包市場,并提早進行戰略布局,以期在中國市場的角逐中占據先機。
因此,新時期我國在發展服務外包時,不應片面強調離岸服務外包,造成各地發展模式、承接業務趨同,導致惡性競爭。而是應該基于各地的優勢產業發展服務外包,在夯實在岸服務外包的同時,帶動離岸服務外包的發展。以東北老工業基地為例,東北具有良好的工業基礎,裝備制造、電力、石化等產業具備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在東北地區發展服務外包,就應圍繞工業制造展開,大力扶持工業設計、制造研發、現代物流等領域的服務外包,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在發展在岸業務的同時,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承接離岸業務。
(四)成本導向型、效率導向型服務外包協同發展
支持成本導向型服務外包,鼓勵與扶持效率導向型服務外包。鼓勵企業與國外優秀企業對接,承接核心業務外包項目。鼓勵企業加強核心競爭力建設,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鼓勵企業參與國際標準活動,爭取標準制定的話語權。鼓勵企業在服務外包過程中創新發展,脫穎而出,引領行業進步。
此外,還應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融入高技術產品研發、生產體系,成為全球價值鏈上重要環節。鼓勵服務外包企業承接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等先進技術的知識密集型業務。
(五)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優勢
“一帶一路”倡議是未來一段時間我國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重要平臺。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為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較為落后,對現代農業、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的需求很大,中國企業在引領其搭乘中國發展快車的同時,也可以借助“一帶一路”的平臺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因此,應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便利政策,利用好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融資渠道,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市場,鼓勵有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走出去”,有針對性的做好服務外包對接工作。